第七建筑工作室之“北京印象”雄安站设计思考
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,三个默默无闻的地区——雄县、容城和安新一夜之间横空出世,升入国家殿堂,也将雄安新区载入史册。这是国家在全球所创新的首都新模式,也是千年大计、国家大事。
”从雄安新区的定位来看,它无疑是北京日后发展解决非首都功能的核心地带,称之为“新北京”也并不为过。雄安站的设立无疑是为北京雄安新区的开发掀起了发展帷幕。我们围绕“新北京”印象的这个主题,展开了探索与思考。
所谓“新北京”,涉及“新”与“北京”这两个方面。“北京”印象相较于北京现代都市的面貌,我们希望透过一个世纪甚至更久远之前的北京城,找到一些能唤醒人们深层次的对自己文化的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。
一幕幕历史的画面,展现了近百年来北京城发生的变化。最终,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北京皇城——故宫。北京故宫可以说是北京历史和文化的缩影,是人们对北京认同感最为强烈的意象,也正是我们要寻找的“北京”印象。
二十世纪初的北京城
由此我们联想到了另外一种传统建筑的形式---四合院,它的多进式院落空间布局所形成的独特韵律,同样给我们的设计以很大的启发。
结构体是光的给予者。当我选择的结构体顺序是柱子傍着柱子排列,它代表着暗、明、暗、明、暗、明的韵律。穹顶、圆顶,皆是呼应光特质的结构体。
——静谧与光明:路易·康的建筑精神
”本次设计是集建筑与结构逻辑一体大跨度结构建筑。其结构选型往往也注定了建筑的形式和场所感受。我们的设计希望从这一点开始延伸,找到能与主体相互呼应,并且契合现代精神的建筑形式,回应当下设计面对的关于传统与创新的挑战。
上图名为《自杀的兔子》,漫画叙说了一个建构事实:拱心石在西方建筑建构逻辑当中都属于结构的核心环节,是建筑的形式焦点。失去了拱心石,整个古典建筑体系都将坍塌。
康通过巧妙地转化建筑母题——从U字形拱结构至Y字形双向悬挑结构。这一微妙的转化恰好保留了拱顶的传统形式,给建筑与结构的现代性需求带来了新生。拱顶的天窗从视觉上,建构逻辑上完美地阐述了拱顶不再受侧推力支配的事实。
超以象外,得其圜中
我们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神出发,通过设计在保留人们对北京印象的同时,赋予其建构的现代性。
中国传统建筑以抬梁式的结构主体,坡屋顶的建筑形式为人们所熟知。我们简要概括了中式建筑的这种母题,正如图中所示的倒V字形剖面形式。通过单元的分隔,屋顶的断开,转化为Y字形的母题,作为这个设计最初始的单元形式。
根据交通建筑对形式和空间感知的需求,我们改善了单元体基本构型。接下来,就可以开始“筑城”了。
要还原最开始的“印象”,就应该从印象本体出发。
我们参考了故宫总平面图,截取了乾清宫,太和殿具有代表性的一段片段,分别截取了其中不同的尺度的元素,屋顶,墙体,布局,材质,最终将它们等比例的置入本次设计的建筑轮廓。
成果展示
由一个母题通过自身的演变,组合,再次还原了一开始我们要寻找的“北京印象”。
鸟瞰图一
人视图一
鸟瞰图二
人视图二
作者:谭文骏
编辑:曼曼
独家首发,欢迎分享,未经授权,严禁转载
长按扫描二维码,获取更多精彩分享
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
第七建筑工作室
联系人:刘小姐
TEL:13476120078